非池中藝術網 新秀創作區 Young Star 2009創作徵件入選
http://www.artemperor.tw/Info.aspx?id=427
謝雅卉 - 守護者系列
2009/9/29 上午 12:00:00
【學歷】
2009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2008東海大學美術學系 學士
【獲獎】
2009 海洋文化攝影比賽,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第二名
2008「朱德群八十八回顧展」觀展心得 徵文活動 大專組 第一名
2008東海美術系第25屆師生美展西畫組 佳作
2008東海美術系第25屆師生美展西畫組 入選
2007參加台灣國展油畫比賽 獲得佳作典藏獎
【展覽記錄】
個展:
2010「守護者」,清水戶政事務所,台中
聯展:
2009「我 _英雄」,金車文藝基金會,台北
2008「POST-」,板橋優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台北
2008「信仰online」,北投公民會館,台北
2008「台灣國展油畫作品展」,高雄榮民總醫院-健康藝文展覽中心,高雄
2007「台灣國展油畫作品展」,高雄二級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高雄
【創作自述】
1.守護者系列作品
英雄這一名詞,從古至今像是神話般一樣的被千古歌頌著,擁有一種不可磨滅的性質,若以文本的卡漫形式作為出發點,可發現有許許多多的卡通人物被創造,而這些被創造的角色更是許多小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以現今大眾傳播媒體,電視的宣傳,書籍的發行,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有許多不斷被重複播放的英雄卡通,像是籃球界的英雄「灌籃高手」,名偵探界的英雄「江戶川柯南」,料理界的英雄「中華一番」,賽車界的英雄「閃電霹靂車」,武打界的英雄「七龍珠」等等,然而對於英雄的定義,在我們的心中,英雄通常都具有保護的作用,打擊罪犯,保衛地球的基本定義;故英雄這個概念我以「七龍珠」作為主要描繪對象,設定以孫悟空一家人作為主要描繪人物。
而守護者這個概念發想,源自於在世界各地博物館裡所收藏的中國古代作品,以山水為例,這些歷代被保存的古代珍貴遺產,被視為文化保存的重要部分,不管作品是被世界哪些國家的博物館所擁有珍藏,我想都可被視為最重要的被守護者,而其更可視為一種修行。現今有更多的文化創意資產產業被持續努力的推行,我的創作發想就從這裡開始,以卡漫的英雄人物,來與古代山水作品做結合,角色選取更因人物為亞洲人臉孔,故與中國水墨繪畫的作品有了更近乎的一種關聯性,以此作為一種守護的形式,守護者系列-初生。作品由此開頭進行創作。
作品中畫面皆安排反覆出現一艘小船,紙船代表漂泊與遠航,為一種航行遠方的旅行概念;藉由航行遠方的旅行概念,也可進一步分析,紙船以代表資本主義,從十五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世界貿易開始不斷興盛,從西方擴展到東方,紙船符號可做許多不同的象徵,更可以轉化作自身的生命經驗累積和成長,紙船反覆出現在畫面中的任何地方,作為一種符號性的象徵,也是所有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母題(Motif)。紙船也作為一個自我的化身,以白色呈現於畫面中,用白色來代表自己的單純、誠實和勇敢,白色也可以代表純潔、坦承、正義與和平,是一種不做作的心態,一種對於自我真實與畫面坦誠相對的互動,畫面也添加比喻的元素,期望自己在創作時更能與畫面中的風景相互對話,與畫面中做最直接的聯繫結合。
2.清明上河圖系列作品
藉由守護者這系列的作品創作手法與內容的延伸,我也以自我做為英雄主義的主要角色,進而描繪試圖製造出一個不屬於那個該有的年代特色的虛構城市,以台灣的本位主義思想作為全新觀點的創作,運用台灣社會的一些文化特色來打造一幅屬於現代台灣版本的全新的清明上河圖,一種試圖隱藏自己的英雄腳本,去推翻並且創造這座夢想的城市景色。
【自傳】
我成長的家鄉係充滿熱情奔放、兼具海洋港都的城市──高雄市,家則住於充滿文藝氣息的文化中心附近。家中是排行老二,另外還有個哥哥和弟弟。家境小康,從小就受到父母親完善的教導,且在品性的培養上,得到父母身教的循循善誘。在學習的過程中,父母親總是會要求學生在本分上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並且還要求對自己的行為與決定負責,不時會給予耳提面命,要自己好好思考最想要的是什麼,然而在所有的求學過程中,父母親總是給與我最大的幫助與鼓勵,因此我內心一直充滿著無任感激。
求學過程一路走來,也要特別感謝母親讓學生對美術興趣的啟發,小時候喜歡畫畫,於是母親讓學生去畫室學畫,從兒童美術到專業的美術訓練,因此,自小就培養出對於美術的熱情與喜歡,除了在學習上具備獨立與思考的能力,並為自己所做的決定全力以赴。因為在畫室學畫的關係,所以跟畫室老師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在學畫的過程中,老師給了學生一句影響很深的話,這是一句英文格言,” Rather burnt than rusted.”中文意思是說「寧願焚毀、不願鏽壞」,老師告訴我不管在學習路上遇到任何困難,總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克服,寧願讓自己接受許多在藝術上突破的挑戰與困難,也不要尚未嘗試就選擇放棄,直到今天,老師的話我依然銘記在心,我深深感謝父母親的栽培與老師對學生在美術上的啟發與善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