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M_web.jpg 

 

 展覽名稱:「目迷」

展覽地點:435藝文特區浮洲展覽廳

展覽時間:2010/07/06-2010/07/09

展覽茶會時間:2010/07/07 下午兩點半

 

展覽團隊名單

策展人:王蔘老師

展覽名單:王蔘老師、簡上允、張岑宇、謝雅卉

 

 

「目迷」— 策展動機

藝術創作的本能被視為自身的美感體現與經驗探索,除此之外,探討社會議題的意識形態已儼然成為一種凝聚的狀態,其中又讓我們更加關注的議題,即是現今社會裡所產生的次文化現象,次文化作為一種變相的文化新型態,跳脫傳統的歷史框架,輾轉為時下年輕世代的流行術語,「迷」的心態就好比年輕世代多元化的熱情展現,不管是否被視為一種遊戲行為,都成為創作者自我獨特的發聲管道,於是,如何看待這一文化變相的發展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討論議題。

本展覽以「目迷」作為創作發展的主軸,將瞇巧妙的拆成二字,「目」即是心靈之眼,視覺之意,「迷」即代表了青少年次文化的迷文化(Fan Cultures)熱潮,「迷」顧名思義作為 “fan”有狂熱愛好者、崇拜之意,一般大眾對於迷的聯想,是偶像的追星崇拜,或者是沉迷於某些喜好的事物,這些事物可能是電影,可能是卡漫,可能是演唱會,可能是某些自我著迷的行為表現,或某種文化中的消費性連結。

「目迷」作為我們觀看迷文化現象的藝術聯想,藝術家試圖創造出屬於自我與社會脈絡連結的最佳方式,除了帶出藝術家們對於迷文化的內心情感對白外,也進而建構出一套關於「迷」的遊戲行為。文化研究的學者葛羅斯柏格(Lawrence Grossberg,1947-)以一種理論的視角來解釋關於「迷」的情感,並指出情感因素是生產者營利行為的一個重要取向,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將「迷」比喻為文化消費性的聯想,生產者藉由「迷」的情感取向,製作成迎合迷們的胃口商品。

走在全球化時代下的當代藝術,各國的經濟互惠,連成了一個全球經濟體系的大網絡,隨著中西方的文化霸權主導性的轉移,偏向邊陲化狀態的台灣,如何走出屬於本土的迷文化風潮特色,也成為一項須待討論的話題。 

( 文 /  謝雅卉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