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展覽及活動訊息 Upcoming Exhibitions & Activities

 

 

1 (展覽)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及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我們可以唐代畫家張璪所提論點「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來看待水墨的發展雛形,將外在物象轉化為內在情感的媒介,成為一種心象風景。以山水為例,元代人特有的繪畫美學「書齋山水」,做為一種文人遊山玩水之後所感,回至家中書房,以感性與理性並置匯集、記錄整理而成。於此更是把張璪的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讓元代水墨以一種遊戲翰墨的文人畫特質,唯心式、主觀的心靈表現。

      相較之下,宋代講求理性、寫實作為整個時代精神的主軸,格物致知的特色,客觀化的山水表現,帶點些微的老莊思想,將萬物的瞬息變換,天、地、人三者合一談論的宇宙觀,透過畫家巧思的安排,描繪產生出山水中栩栩如生的靈動感,除此之外,更有一種自家修行與世隔絕的遁世感。

     不可否認的是山水的發展至今日的當代藝術創作,取而代之的是用觀念來遊戲的趣味,所為「寫胸中逸氣」的審美標準已漸偏離。用創新的角度去看待當代藝術趨勢的變化,當代水墨特質從內在精神的層面思考變為外在形式的追求,輾轉而成現今繪畫趣味的挪用,這種反傳統的藝術觀念充滿破壞性質,卻也視為一種新興的重建過程,尤其當水墨畫以西畫創作取代時,強烈的繪畫視覺效果與遊戲的趣味性更多添了一份光采。

       在此系列創作消費世代的作品中,分別以一組四幅的古代山水圖作為描繪的文本,「有7-11真好」、「全家就是你家」、「萊爾富Hi-Life」、「有OK最便利」,畫幅依上述順序挪用了北宋宮廷畫家郭熙的「早春圖」;傳五代荊浩繪製的「匡廬圖」;傳五代董源所作「溪岸圖」及「洞天山堂」當作文本,這些文本的選擇,皆以氣勢磅礡的巨碑式山水作為構圖,山水的呈現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詮釋,在圖中巧妙的安插連鎖商店的符號標誌,除暗示時代的日常與消費變遷現象,也暗喻了中國五千多年來歷史文化的轉型與發展。

         全新式的山水呈現,不僅充滿了變形的趣味,更顯現出一種全新的宇宙觀氛圍,也是一種全新的時代精神表現,當標誌作為一種符號性象徵,象徵中國現今的文化與政經發展去向,同時也對比了台灣本土的自身文化去向。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稿 2010.2.19

張洹台灣首展:視覺的震撼與心靈的悸動 

當代館2010「個展年」 張洹《阿彌陀佛》展率先上檔

  2010年是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個展年」,將邀請來自不同國家、分屬不同創作領域的知名藝術工作者,帶來他們最跨界、最前衛的藝術創作,包括:以極限行為表演震驚世界的張洹、有「攝影界的費里尼」之稱的超潮攝影家大衛.拉夏培爾、以及於電影界和舞台界享有盛名的葉錦添等;而接下第一棒的,就是來自中國、於全球當代藝術圈舉足輕重的藝術家張洹。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12月22日

 

謝雅卉《清明上河圖》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泡故宮─從後遺民到後現代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明上河圖全.jpg

Hsieh,Ya Hui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Ch'ing-ming Festival900×45cm  Image Output    2009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Ch'ing-ming Festival is a great masterpiece in the history. The original work is by Chang Tse-tuan who is a Painting Academy from Northern Sung Dynasty (960−1126). The piece depicted Sung Dynasty life and custom at the capital of Pien (K'ai-feng). The theme has been reproduc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often throughout the ages, such as Qiu Ying from Ming Dynasty (1368-1644) and the Court Painters from Ch'ing Dynasty (1644-1911).These pieces are based on the idea from Genre Painting, which is for inspecting the real life of the people for Emperor through the fine painting ability form Court Painters. Genre Painting, popular throughout the ages,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times, and customs. Each version reflects the life and appearances of the period it was made.

I see myself as a role of great hero who discovers the new era concept and creates a new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Ch'ing-ming Festival” in the manner of Taiwanese localization. My work contains the unique of chain stores and neon signs in various places in Taiwan. I attempt to build a conflict between an illus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ecology. The purpose is to hint viewers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people's lives has been changed, and under the age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and media oppression, the Consumption culture from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 has repeated constantly on our face every day.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神話-謝雅卉油畫創作展 邀請卡正面 神話-謝雅卉油畫創作展 邀請卡背面

神話-謝雅卉油畫創作展
The Myth- A Solo Exhibition by Hsieh, Ya Hui

展期During:2010.01.03-02.27
開放時間Opening:11:00-23:00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人入勝影像創作聯展

邀請各位共襄盛舉

地點:台藝大心香藝廊 (演藝廳3F)

展期:2009/12/29-12/31

開放時間:9:00-17:00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ere can we go

中國文化將往何處去?用Where can we go」一詞來看中國文化的發展情形,透過創作山水的樣態來呈現歷代中國文化脈絡的些微演變,在古代山水中安插現代台灣的各種交通標誌,標誌作為一種符號性象徵,象徵中國現今的文化與政經發展去向,同時也對比了台灣本土性的自身文化去向。

在現今資訊爆炸與網路蓬勃依賴的全球化時代下,世界各國之間不斷貿易,成為了一種密不可分的供需關係,從歐美強國的中心位置到第三世界的邊陲地帶,經濟與消費的殖民已隱約的滲入世界各國,以西方美國、東方日本為主的大供應地區,美國流行的民生消費營業,我們所想到的不外乎是遍佈世界各地的麥當勞與可口可樂等;其次,日本首推的精緻文化,近乎家家必備的電子電器3C產品,大眾消費無所不在。觀之傳統在地性的文化現象,年復一年,被外來文化殖民侵略的混雜性比例越趨高升。

水墨化作一種文人的修行狀態,用油彩來呈現氣勢磅礡的大山大水,在繪畫性上的探討不只呈現於強度,視覺效果也更為強烈,畫面上以黑色作為主色調,其也濃烈展現出那種文化殖民與被殖民的警示意味。

 Where can we go?!  194×130cm 油彩畫布 2009

NICK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